又是一年春節,人民警察在節日里更加忙碌了,內心有千言萬語的祝福,想來想去,只有“健康”兩字最重,“平安”兩字最暖——
呂宏偉這就要檢驗一下“新伙伴”的速度。他戴上頭盔,伏低身子,抬頭目視前方。他的雙手剛剛握緊把手,“新伙伴”便發出低吼,載著他“嗖”地一下沖了出去。頓時浪花翻濺,盤旋在長江上空的幾只鷗鳥緊隨其后,俯沖進水花中尋找食物。
一眨眼的工夫,呂宏偉就駛出老遠,只見江上,那一點橘紅正畫出一個大大的“8”字。這還不算什么,那點橘紅忽而向左側傾斜了身子,一個突如其來、漂亮完美的360度“漂移”后,又迅速地回到出發點。
呂宏偉的“新伙伴”是一條藍白相間的摩托艇,那是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為水上分局下關派出所長江大橋應急救生屯兵點民警最新配備的水上坐騎,共有4艘。呂宏偉說,“新伙伴”太給力,從躉船到長江大橋下,由原來的4分鐘,縮短到了1分鐘!
這短暫的3分鐘,是溺水者漫長的180秒;不要說180秒,有可能只是幾秒鐘,那江水便會無情地吞噬一個人的命??!
有人落水!這幾個字便是命令,不管春夏秋冬還是白日黑夜,水警們快跑著穿上救生衣,拿上救生裝備,跳上救生艇即刻出發。這是早已銘刻在他們心間的頭等大事。他們要和時間比賽,要隨時應對南京市主城區那段30余公里長江上的突發事件,要從江水里奪回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記得那年上船參觀時,在躉船的醒目位置,我看到這樣一句話:“為了1%的生命希望,做好100%的準備。”這群水警每時每刻都在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來履行這句誓言,自2013年這支隊伍組建以來,他們共營救落水者69名,而呂宏偉一人便營救了21名。
我問過呂宏偉,成為一名優秀的水警,是因為他從小就會水嗎?呂宏偉說,不是。呂宏偉原來就不會水。所以當年呂宏偉從部隊轉業到水警后,有戰友就說他,一個“旱鴨子”還能當水警?這句話刺痛了呂宏偉,他憋著一股勁兒,工作之余不是跑步健身就是練習游泳,后來他還跑到武漢參加了橫渡長江活動。呂宏偉也是真能耐,在短時間內拿到了國家救生員職業資格證書,奪得了南京市公安局100米自由泳冠軍。在全國水警冬泳比賽中,還得過第一名……
2021年8月,呂宏偉被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稱號。我向他道賀,他謙虛地說,這都是組織教育培養得好,也離不開水警兄弟們的共同努力。
細數2021年的工作,呂宏偉說警情不多。我說,那是最好,可是你們也得“時刻準備著”。
誰知剛說完這些話,傍晚就出了事情。
那天晚上,呂宏偉發來一段視頻。畫面里,傍晚的江畔,江水渾濁,“別過來!”一聲撕心裂肺的哭喊讓所有人的心提了起來。一個十幾歲的女孩站在江水中,水已經沒到了胸部。當時呂宏偉想都沒想,就跳到了江中,試探著靠近女孩。他一邊說著“跟我談一談,我能幫你解決問題!”一邊示意小姑娘拉住救生繩??吹骄焓迨?,小姑娘止住了哭泣,也不再喊叫了,只是木然地站在水中猶豫。呂宏偉有些著急了,他知道江底很滑,小姑娘非常危險,于是他又前進了一步。終于,小姑娘在勸說下抓住了救生繩向呂宏偉靠近,卻因體力不支暈了過去。小姑娘被民警合力抬上船后,呂宏偉用棉衣裹緊小姑娘給她保溫,下了救生艇后又背起小姑娘一路奔跑著登上躉船。我說,這女孩遇到了你們,真幸運??墒沁@寒冬臘月的,江水得有多冷呢?呂宏偉說,是啊,我也是當父親的人,就得用盡全力……
這又讓我想起曾經在下關派出所教導員李海學的微信朋友圈看到的一條視頻:2021年11月27日,一名警察跳入江水,跪爬進江邊的淤泥中,將身陷其中無法自救的母女二人成功營救上來。視頻中的那名警察看起來并不年輕,他疲憊地喘息著,艱難地從淤泥中拔出雙腿,橘紅色的救生衣和深藍色的警褲上沾滿了泥漿。那名警察也是長江大橋應急救生屯兵點民警,名叫楊昭壽。數十萬網友留言,為他心疼,為他點贊。
李海學還道出了一個水警之間彼此心照不宣的秘密,民警即使成功完成跳江救人任務后,也很少告訴家人。有一次,電視臺報道民警耿兵跳江救人的英雄事跡,恰巧被妻子和兒子看見了。晚飯后,妻子開了個家庭會議,還在上小學的兒子對他說:爸爸,以后救人時您一定要多穿一件救生衣??!聽了這句話,耿兵在家人面前不禁流下了眼淚。
一句稚子之言道出了親人的牽掛和擔憂,擦干眼淚,我猜,他一定會這樣回答:寶貝,爸爸沒事兒……
從警20多年,我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身邊這群藏藍的身影。走進了警察這個角色,就意味著把時間甚至生命交給了職業??伤麄冇姓l不是父母的“心頭肉”、兒女的“幸福樹”呢?危難來了,疫情來了,老百姓的大事小情來了,他們就想在了前面,做在了前面,沖在了前面,不為了別的,只為了更多人的安寧和幸福。
又是一年春節,與眾多節日相同,人民警察在節日里更加忙碌了,他們用別樣方式慶祝著新年的到來。于我的內心,似有感慨無數,也有千言萬語的祝福,想來想去,只有“健康”兩字最重,“平安”兩字最暖。
?。ㄗ髡邌挝唬汉邶埥〗椈泄簿郑?/p>
地址:南昌市紅谷中大道1326號 聯系電話:0791-86847386
備案號:贛ICP備15001586號-1 技術支持:中國江西網
法治江西網 版權所有 承辦單位:新法制報社